来源:市园林建设 发布时间:2021-11-22 11:23
满都海公园地处乌兰察布西路南侧,南接内蒙古大学,北靠内蒙古党校,东与内蒙古医院隔街相望,西邻内蒙古图书馆,是区域性的文化休息综合型公园。
“满都海”源于“满都海彻辰夫人”的名字,蒙语意为“兴旺发达”。满都海彻辰是成吉思汗的嫡系远孙巴图蒙克(达延汗)的夫人,她为蒙古的统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为了纪念她,公园取名为“满都海公园”。
1931年,原绥远省,农林试验场在这里开荒试种稻谷;1951年到1952年,将这片稻田改造成片林,主要种柳树,有少量杨树,当时面积40公顷。1956年划拨给内蒙古大学建校用地18公顷,公园剩余面积22公顷,由于无人管理,污水垃圾遍地皆是,严重影响市容。从1960年开始,政府重新规划,发动群众植树造林。 1973年投资兴建,挖湖堆山,改造地形,绿化植树2万余株,开辟水面6公顷,砌筑湖岸1120延米,修建码头一处,上岸台阶4处、基本形成了一个湖溪相连的双循环水系,1979年以后又修了环形园路,入口广场,上下水道,铺设了电缆,设置了园灯,园椅,修建了园桥8座,庭廊3处,打水源井两眼,蒙古包、花卉温室、花展馆等园林建筑和冷饮、小卖部等服务性建筑。于1980年10月1日正式开放,占地总面积22公顷,几年来,公园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扩建美化修建了各种亭、台、桥、阁等园林建筑,园林设施得到了充实和完善,同时,大量栽花种草,配置山石,花木,已形成了片山多致,寸草生情,步移影异,层出不穷的艺术效果。
满都海公园布局紧凑,造景手法多端,主景与背景虚实并举,山、路、桥、水搭连。河湖环绕,河上架桥设亭、河边栽花种柳,“藕塘烟雨”、“刺勒天苍”、“古丰轩阁”、“怡红青坞”、“广群园芳”、“方壶桥”、“望青桥”、“飞虹桥”、“惠仙桥”己形成一个景色各异的园林艺术景观。
1981年,日本友好参观团一行七人在园内栽植了18株云杉,象征“中日友好”公园为了做永久性纪念,做了一个石灯上面书写“中日友好万古长青”四周设栏杆,种植草坪,作为一个纪念性小景区,1985年,澳大利亚代表团在此种植了一株桧柏。
1997年,根据国家“211”工程需要,将满都海公园东西整体面积4公顷划拨给内蒙古大学,相应满都海公园占地总面积缩减为18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