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二级单位 > 分支机构

草原丝绸之路文化公园

来源:无 发布时间:2022-08-18 14:50   

草原丝绸之路文化公园,以前这里的上空布满了高压线,被称之为“高压线走廊”,人们不能靠近。现在空中的高压线入地,经过规划与改造建成的集休闲、景观于一体的城市绿化带—草原丝绸之路文化公园,来这里观赏的人们络绎不绝,并且都交口称赞。



草原丝绸之路文化公园2017年建设完成,投资约4亿元,公园北起新华大街,南至滨河北路,西邻丁香路,东接东二环,占地面积2250亩,南北跨度约5.5公里,东西平均宽约340米。项目定位以草原丝绸之路文化为主线,巧妙运用园林造景手法,结合实际立地条件,再现草原丝绸之路发展过程中呼和浩特历代盛景,打造集生态恢复、城市绿化美化、游览观光、娱乐休憩、历史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主题公园。 公园根据呼和浩特的历史断代共分为盛世青城、库库和屯胜景、蒙元文化、盛乐文化、云中文化五个区段。

盛世青城段占地面积约433亩。该区域设计意在集中体现现代呼和浩特兼容并蓄,蓬勃发展的草原都市新形象。西南角街头广场布置一处时尚简约的英文“I LOVE HOHHOT”创意镂空雕塑,红白相间的色调,极富活泼的都市气息,与西侧商圈的时尚氛围浑然一体。东南角广场布置的置石组景,以厚重的大体量块石组合搭配而成,空间感与立体感强烈,块石上书“守望相助”,体现民族融合、互助友爱的和谐关系,块石的质感也暗喻了坚实有力的民族政策支持。






库库和屯胜景段位于乌兰察布东街与大学东街之间,东临东二环,西临丁香路,占地面积388亩。该段展现了明清时期在草原丝绸之路文化发展的影响下,呼和浩特经济文化生活全面发展的景象,通过古城新韵、茗茶清苑、丝路驼帮等景观节点展示该时期民族融合、贸易繁荣的盛况,并结合文化元素打造多处雕塑,表现驼队运输、商贸交易、市井生活等具有鲜明年代特点的场景,为游人打造休闲、舒适、趣味性强、具有历史文化品味的景观空间。




蒙元文化段位于大学东街与学苑东街之间,占地面积220亩,设计以展现游牧文明与中原文化的结合为主。该区段东北角为主要景观节点那达慕广场,在蓝天白云的背景下,“吉祥哈达”舞动飘逸,与自然景致相映成趣,倾诉着草原儿女对自然馈赠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八方来客的真诚相邀。蒙元风光节点则通过错落的蒙古包群落、纵情奔跑的群马组雕以及牧人围坐一处,熬制奶茶,共庆节日的生活场景,再现欢乐的草原生活,体现蒙古族热爱自由、热爱生活,至情至信的民族个性。此外,四个转角广场与园区内通达的路网相连,为游人提供了交通便利。





乐文化段南起腾飞南路,北至学苑东街,占地721亩。包含鄂尔多斯东街南北两部分,集中表现北魏时期的经济文化和自然风貌。设计将南段作为北魏时期盛乐文化的重点展示区段,通过铜镜、瓦当、五铢币等一系列生活生产器物的艺术化处理,以雕塑小品、景墙等园林手法展现该时期民族初融下的大繁荣。主要景点有象征百花齐放的百花广场、象征民族融合的中央“合”广场和盛乐文化雕塑景观带等;北段主要表现北魏民歌“敕勒歌”中所描绘的苍茫辽远的草原自然风光和以敕勒族为主的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生活风貌。广场中央布置一组勒勒车轮雕塑,体现“高车族”的生活生产智慧;北段主要景点有初融乐章、敕勒风光、香林花语等。



云中文化段南起滨河北路,北至腾飞南路,占地面积为426亩。设计主要表现先秦、秦汉时期的云中文化。采用流线型构图打造蜿蜒流动的广场和道路,意欲展示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原始生活生产方式和该地区自然风貌。主要节点云中记忆广场采用粗犷复古的黄锈石碎拼铺装作为景观元素符号,对该时期自然原始风貌进行隐喻表达。区段内还运用历史上著名的昭君和亲、胡服骑射等文化典故串联各景观节点,并通过马镫和勒勒车轮等雕塑小品展示车马文化,唤起人们对古云中文化的回忆。

到丝绸之路公园的公交线路,大家可以有多种选择,乘坐2路、92路、53路、102路、3路、75路、89路等至内蒙古博物院站下车到达丝路公园盛世青城区;乘坐33路、63路、4路、K6路等至建设银行内蒙古分行下车到丝绸之路公园蒙元文化区;乘坐29路、18路、50路至小厂库伦下车到丝绸之路公园盛乐文化区下车。

上一篇:南湖公园 下一篇:锡林公园